DHL台灣總經理黃湧君指出,在疫情爆發前,台灣無論是電商業者或品牌業者皆沒有特別關注跨境商機,然在由於疫情促使全世界的市場都在改變,為台灣電商、品牌業者帶來諸多商機,就DHL觀察,2020年台灣跨境貨量的表現成長顯著,成長比例約7成。
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讓國際流通多了重重限制,全球快遞服務的重要性大增,然而國際貨運量大幅成長的同時還必須兼顧防疫需求,也大幅提升物流管理的挑戰性。位於疫情海嘯第一排的台灣DHL 國際快遞不僅順利通過考驗,今年運量大幅成長,妥善的防疫措施更成為全球DHL的參考模式。
工商時報 張佩芬 2020.11.23報導
國際已有多家醫藥公司宣布新冠肺炎疫苗取得突破性進展,DHL台灣公司總經理黃湧君指出,疫苗全球配送估計未來兩年需要1.5萬架次運送,出貨量之大,業界所面臨的挑戰也非常大。 工商時報 記者張佩芬 2020/11/23報導
DHL台灣公司總經理黃湧君指出,後疫時代,產業界調整供應鏈,避免將生產線壓在單一國家或城市,重視 Resilience(彈性),也就是面對挑戰或危機時的即時反應能力及恢復能力。
DHL Express台灣業務暨行銷企劃處副總裁郭峻豪。 記者林俊良/攝影
「Connecting people, improving lives.是我們很重要的企業精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全球航運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全球最大的物流品牌DHL Express台灣業務暨行銷企劃處副總裁郭峻豪在疫情爆發後首次接受媒體訪問,談到在一片低迷景氣中集團總營收仍較去年同期成長3.1%,他低調的說....
國際快遞龍頭DHL進入台灣已長達45年,是最早進入、也最了解台灣的國際快遞公司,去年底領先同業在台灣開辦行動支付台灣Pay,讓收件民眾可以使用台灣Pay繳納關稅。
DHL台灣總經理朱耀杰說,隨著全球跨境電商網購快速崛起,加上消費習慣改變,民眾不見得會在家收取郵件,年輕人出門可能不帶現金,因此收款方式也要與時俱進。 「一開始變成主管的時候,很心急。」國際快遞公司DHL Express台灣顧客服務處資深總監洪春美表示。
18歲就加入DHL,從幫忙跑腿的計時人員做起,一待下來就是35年,好不容易從工讀生做到部門主管,想要好好表現一番,一上任就訂了這個計畫、那個要求,沒想到卻把部屬愈推愈遠。「以前一個人做,很快就可以做好。變成主管的時候,總想著『為什麼你們不能像我一樣?』」 直到後來,她發現同仁都不敢敲她辦公室的門,有時候還會間接聽到同仁向別的單位抱怨,「你們單位比較好,你們主管都不會每天這樣那樣,跟你要求什麼……。」她才開始思考,該怎麼做才能真正的帶領團隊,讓團隊成員做到她想要的期待,而不是讓團隊成員不願親近她。 |
文章分類
All
更多文章
March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