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摘要
雖然澳洲是亞太地區最具魅力的出口市場,在當地經商卻未必容易。尤其在跨國貿易方面,世界銀行 2017 年發行的經商便利度報告,將澳洲列於全部 190 國中的第 91 名,遠低於新加坡、香港和日本等亞洲其他地區。若想在澳洲成功經商,商品型企業務必深入瞭解各種切身相關的關務和貿易規則。 DHL Express 大洋洲關務與法務部資深經理 Ben Somerville 表示:「對於多數澳洲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來說,最好能委託物流供應商代為處理複雜的清關流程。不過,只要投入少許時間,每個人都能學到足夠的基本知識,全面提升跨國營運的效率。」以下是適用於任何企業的五項入門重點須知: 1.GST (及遞延制度) 多數澳洲企業都必須為販售產品和進口商品繳納 10% 的商品服務稅 (或稱 GST),企業繳納的任何 GST,都能向澳洲稅務局 (ATO) 申請退稅。但有些進口商可以直接免稅而不需申請退稅,澳洲稅務局一般稱之為「商品服務稅遞延」。不過,企業若想要享有遞延,除了必須註冊 GST,每個月還得申報商業活動報表 (BAS)。 Somerville 表示:「遞延 GST 無法為企業節省任何成本,但確實有助於整合現金流,促進週轉順暢。對企業來說,改為每月申報商業活動報表是有益做法,尤其是迄今仍採用季度時程來規劃營運的企業。 2.LVT (低價免稅門檻) 的變更 直到不久前,澳洲對進口商品實施的低價免稅門檻 (LVT) 為全球最高,多數 1000 澳元以下的商品都免繳 GST。但這個門檻預計從 2018 年 7 月 1 日起改變,澳洲聯邦政府有意對所有 B2C (亦即電子商務) 進口品取消 LVT。年營業額低於 75,000 澳元的 B2B 進口商和 B2C 公司應不會受到這項變動的影響。 Somerville 建議:「這項法案已在國會通過,澳洲企業應及早為變動作好準備。企業應與海外供應商合作,向澳洲稅務局登記『廠商註冊碼』(VRN),熟悉如何在繳納 GST 後申請退稅,並準備好整合到定價模型之中。」 新法案規定符合資格的企業必須向澳洲稅務局登記「廠商註冊碼」(VRN),用來追蹤海外供應商的應付 GST。供應商應負責在銷售點向消費者收取 GST,並定期上繳給澳洲稅務局。 3.維修與退貨 澳洲 DHL Express 關稅部經理 Mike Attwood 表示:「很多企業詢問我們,將商品寄到國外維修,或在維修及更換後從國外寄回時,是否需繳納進口關稅和稅金。這時候,我們會詢問一項重要的問題:維修屬於貴公司保固範圍嗎? 如果貴公司維修或更換產品屬於保固義務,則不需要繳納任何關稅或稅金,但前提是公司文件必須反映上述條款。文件中應列出「保固更換」或「維修」等文字,且商品價值載明為「免費」,但仍需輸入「報關價值」(商品原始應付價值)。 如果供應商向貴公司收取維修或更換費用,這些維修成本則必須課稅。在文件中同時列出「商品價值」和「維修價值」的文字行:前者不會產生關稅或稅金,後者則需課徵關稅或稅金。 在這兩種情況下,保留詳細記錄都是首要之務。Attwood 提醒:「海關可能會要求證明商品先前是由貴公司先寄出澳洲,此時才寄回國內。最安全的作法是,詳細記錄所有的進出口貨件,就算是免稅商品也務必寫上商品的合理價格:低報商品價格,很快會被海關盯上。」 4.Tradex 在這項鮮為人知的政策影響下,進口商在一年內從澳洲出口的商品,均免繳納關稅和 GST。商品仍在澳洲時,企業可處理或處置這些商品,或與其他商品整併在一起,且不會產生任何的進口關稅或稅金。假如商品由其他公司出口,這項政策仍屬有效。 Attwood 表示:「就以澳洲作為轉運或組裝中心的案例來說,Tradex 幫忙省去了許多成本和煩擾。這是一項很好用的工具,只是多數企業還不知道。只要確定 Tradex 的申請能在貨品抵達前獲得核准,就沒問題了。」 5.自由貿易協定 多數自由貿易協定 (FTA) 中的「自由」係指免稅,無論是進口或出口。企業可善加利用澳洲與其他許多國家之間簽訂的這些協定,但要注意的是:沒有任何兩份 FTA 是完全相同的。 Attwood 表示:「多數的 FTA 皆要求製造商必須提供自由貿易證明,有些可能禁止從特定國家轉運商品,甚至全面禁止轉運。因此,申請前務必先詳閱任何 FTA 的完整細節。」 例如,在最近剛簽訂的中澳自由貿易協定 (ChAFTA) 中便要求,必須由中國兩間政府機構的其中之一提供證明 (不可由製造商提供),而且商品只能從香港轉運。另一方面,美澳自由貿易協定則不要求每項貨件皆須提供證明,商品可從任何國家轉運,而且任一方核發的貨件文件均可接受。有鑑於 FTA 如此嚴苛 (或寬鬆),Attwood 建議企業務必保留文件記錄,以因應主管機關提出要求時可供備查。
Attwood 表示:「請設法取得供應商署名的文件表格,在文件中載明貴企業有計畫利用 FTA,保留所有填妥的表格正本,並盡量將商品細節詳加載明於發票內。如此一來,日後遇到相關查詢時,將有助於企業自保,避免造成業務中斷。」 文章來源:<5 Quick Customs Lessons For Australian SMEs>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地區更新日期
June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