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過去幾年面臨巨大挑戰,並且做出令人難以置信的許多改變,這些改變速度不會在2023年減緩。企業必須應付全球後疫情問題、烏俄戰爭、經濟挑戰,以及前所未見的科技快速發展。以下五大趨勢,將對2023年的工作與商業模式,帶來最重大的影響。 加速數位轉型在2023年,我們會見到變革性科技的創新與發展持續,像是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虛擬與擴增實境(VR/AR)、雲端運算、區塊鏈及5G之類的超快網路通訊。不僅如此,這些變革性的數位科技並不是彼此孤立存在,我們會看見科技與科技之間的界線愈來愈模糊。混合與遠距工作的新解決方案,加上人工、例行公事及創意工作的自動化,將這些科技整合並且彼此強化。這帶我們來到一個前所未見的位置,更接近讓我們能夠打造「智慧型企業」的水準,系統與流程彼此支援,盡可能以最有效率的方法完成乏味和單調的工作。 若要為此願景做準備,企業必須確保在所有流程,以及營運的各個領域採用對的科技。在此時此刻,企業其實沒有太多藉口,不去瞭解AI及上述其他科技對你的企業和產業帶來的影響。更有效的銷售與行銷、更好的客戶服務、更高效率的供應鏈、更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與服務,以及更簡化的製造流程全都端上桌,因此在2023年,活用這些科技的障礙要比過去任何時點來得更低。許多這些科技,像是AI和區塊鏈,現在都能透過雲端以「軟體即服務(as-a-service)」模型取得;新介面與APP也提供企業在無程式碼的環境下存取。 通貨膨脹與供應鏈穩定世界大部分國家的2023年經濟展望看起來不樂觀。專家告訴我們,預期通貨膨脹持續,經濟成長趨緩。許多產業仍然飽受供應鏈問題之苦;供應鏈問題在疫情導致全球封城期間浮現,烏俄戰爭讓情況變得更糟糕。若要戰勝此困境繼續生存,公司必須盡一切所能改善復原力。這包括減少商品市場價格波動的曝險,以及在供應鏈建立保護措施,因應缺料及水漲船高的物流成本。 對公司來說,描繪完整的供應鏈,並且找出供應與通膨風險存在的位置非常重要。透過此方法,公司能研究降低這些風險的方法,像是替代供應商,以及變得更自立。例如:許多公司正在找出依賴中國(仍然受到清零政策與後續封城所影響)製造的風險,甚至決定自行製造部分零件。 永續發展這個世界愈來愈多人驚覺,比起我們最近幾十年經歷的任何事件,氣候災難將成為更巨大的挑戰,連新冠疫情的挑戰都相形見絀。這意味著投資人和消費者偏好有正確環境與社會責任的企業;良知消費者帶動愈來愈多的購買趨勢。良知消費者是指在我們當中,在購物或做生意時,以生態系統影響及永續性作為優先考量要素的一群人。 在2023年,公司必須確定他們的環境、社會與治理(ESG)流程進入公司策略中心。這應該從衡量任何企業對社會與環境造成的影響開始做起,再逐漸增加透明度、報告與責任。每個企業必須有目標與時間表明確的計畫,說明如何減少任何負面影響,然後由穩健的行動計畫提供支援。評估與計畫也應該跨越公司圍牆,涵蓋整個供應鏈及供應商的ESG證明。例如:雲端服務供應商的環境影響,以及資料中心對環境的影響很容易被遺忘。 沈浸式顧客體驗2023年,顧客對於體驗的渴望超過所有其他項目。不過,這不一定代表價格點與品質退位。在我們體驗選擇、購買與享受花錢購買的商品及服務的過程當中,價格與品質在某種程度扮演部分角色。 過去科技在此過程扮演的角色,一直是簡化流程及解決消費者生活上的麻煩。想想協助我們選擇該買什麼的推薦引擎,或是處理疑難問題及售後支援的網路客服窗口。這些仍然會在2023年扮演關鍵角色,但賽局已經延伸,今年的關鍵字是沈浸與互動。 元宇宙—未來學者用來描述網際網路的「下一個層級」的全括詞彙,讓我們透過沈浸式科技與品牌及其他消費者互動,包括3D環境與VR(虛擬實境)—是科技將大展身手的舞台。試想網路購物者能瀏覽並「試穿戴」虛擬服飾、珠寶和配件。我們可能利用虛擬試衣間打扮我們自己的化身—Hugo Boss已經推出類似服務領先業界,或可能使用AR(擴增實境),就像Walmart採用的技術,讓我們可以看見衣服實際穿在我們身上的樣子。這些趨勢將同時影響網路與實體零售。 顧客重視體驗的趨勢太過強大,使得Adobe與Adweek等品牌指派CXO(chief experience officers)確保顧客體驗成為企業策略的基礎要件之一。同理,愈來愈多企業必須思考員工體驗,因為爭取最有才能與技能員工的競爭變得愈來愈激烈。 人才挑戰去年,隨著員工評估工作的影響,以及他們對於生活的渴望,我們見到人才的大規模移動;這種現象被稱為「大辭職潮」和「安靜辭職」。這已經對雇主施壓,確保他們提供具吸引力的職業生涯發展、混合工作的彈性,以及誘人的工作環境與公司文化。提供人們有成就感的工作、持續成長與學習機會、富彈性與多樣性、價值導向的職場,在2023年全都不可或缺。
最重要的是,加速數位轉型(上述趨勢1)導致更多職場自動化,幾乎影響世界上每個工作。智能機器與智慧型機器人搶走愈來愈多人類的工作,對公司未來要求的技能與才能帶來巨大影響。這代表我們企業將發生人才技術再造與技術提升的巨大改變,以及聘雇擁有未來所需技能的新人。 從一方面來看,企業必須解決部分領域存在的龐大技能缺口,像是資料科學、人工智能及其他科技領域,確保企業能培養在未來勝出需要的資料與科技人才。再從另一方面來看,隨著人類工作被科技取代,企業必須重新訓練員工取得與智慧型機器一起合作的必要技能,並且培養目前無法被自動化的獨特人類技能。在2023年,這些技能包括創造力、批判性思考、人際溝通、領導力及善用「人性」特質,像是關懷與同情。
0 Comments
Your comment will be posted after it is approved.
Leave a Reply. |
文章分類
All
更多文章
September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