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成環保包裝,不但能夠對環境帶來巨大益處,也能多管齊下刺激企業營收。環保包材究竟如何幫忙打造優良企業,帶您一窺究竟。 下次當你拆包裹時,注意看看你要拆掉多少層包裝材質,最後才能取得商品。估計每個包裹使用的包裝材質多達7種:膠帶、紙箱、發泡塑料和氣泡紙是常見的例子,在運送途中保護商品。在包裹安全抵達消費者門口之前,已經留下破壞環境的軌跡。而且再平常不過的是,這些多餘包裝最後都進了垃圾桶。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與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共同研究報告,包裝本身幾乎佔所有塑膠生產的1/3,但僅14%會被回收。而且隨著電子商務崛起,這種塑膠垃圾問題也愈演愈烈,全球平均以每年20%速度成長。全球零售電子商務銷售在2017年達到2.29兆美元(2.01兆歐元)。 塑膠使用量是緊急問題。在過去60年間,塑膠的量產已經達到83億立方公噸,也就是10億頭大象的重量。根據部分報導,每年估計800萬立方公噸的塑膠流入大海。事實上,今天在夏威夷和加州之間海域漂浮的塑膠垃圾,面積相當於法國的3倍。 這些漂浮在海上的「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因為太過巨大,部分環保專家甚至呼籲聯合國將它歸類為一個國家。如果目前的塑膠生產與垃圾管理趨勢持續下去,估計2050年會有120億立方公噸的塑膠覆蓋地球,將世界變成蔓延的垃圾場。 永續替代方案解決這個環境危機刻不容緩。針對此方面,企業和物流業者扮演重要角色。好消息是「Go Green」運動正在加速中,產業許多龍頭廠商已經採用更環保的選項。 以電腦硬體製造巨擘Dell為例。公司領先採用竹子包裝,在運送期間保護產品。竹子是容易再生、非常耐用的材質,品質強度可媲美鋼鐵。 事實上,Dell在2008年公布的全球環保包裝政策(Global Green Packaging Strategy)承諾測試再生包裝材質,協助推動環境上成本節省。除了竹子以外,公司也測試甘蔗和洋菇製成的紙漿,用來製造類似發泡塑料的可生物分解產品。 「在尋找創新包裝材質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注意土地利用、單一作物栽培,以及使用農產品作為包裝材質。同樣值得考量的是替代材質生命週期結束時,消費者對於回收材質的相關知識」,德國郵政DHL集團企業共同價值Go Green資深企業發展專家Maurin Broil指出。 瑞典家具巨擘IKEA 為了完全停用塑膠採取更進一步的行動。該公司逐漸淘汰旗下店面和餐廳的所有單次使用塑膠產品,目標在2020年前將所有塑膠產品換成回收材質製造。 「只是朝著減少惡行的方向努力,不會讓我們抵達必要的目的地。我們需要改革性的轉變,也就是挑戰舊方法,擁抱嶄新、大膽、創新思維,同時承諾採取行動」,IKEA的2020年永續策略報告指出。 察覺到環保態度上漸進但無可抵擋的改變,愈來愈多企業自行創造更環保、更適合永續發展的新包裝。 英國公司Woolcool已經開發出來自天然材質的永續發展絕緣包裝—羊毛。這種包裝可以讓產品維持在冰涼、冷凍和室溫狀態,而且最多可重複使用4次。 Woolcool估計6 去年此產品已經避免75個奧運大小游泳池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被丟到垃圾掩埋場。 世界規模最大的物流市場中國,光是2017年運送的包裹就超過400億個,企業主要專注在減少包裝垃圾破壞環境的研究與發展。 以中國新創公司灰度環保科技為例,該公司已經開發可回收的環保包裝盒「 ZerOBox 」,可以重複使用多達14次。此包裝盒使用最少材質:不用膠帶或黏著劑封箱,同時也具有防水、隔熱及防震功能。 與此同時,電商巨擘阿里巴巴旗下物流公司菜鳥,要求客戶 參與他們的環保計畫。該公司新推出的回收計畫,鼓勵客戶將用不到的包裝箱放在特定回收點,再由公司收集回收或再利用。 事實上,菜鳥重新改造整個供應鏈 ,強化永續發展能力。該公司利用省能車輛送貨,並且採用智慧包裝科技打造「環保倉庫」,具有降低50億箱碳足跡的潛力。 環保減成本除了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外,永續包裝也能提高公司獲利。 為了解決每個包裹閒置空間造成的多餘包裝,DHL與美國一家客戶合作開發紙箱化系統(cartonization system),針對每件貨物選擇正確尺寸紙箱,增加紙箱填滿率,進一步減少整體貨件數。 其他公司藉由選擇彈性保護包裝(像是袋子)降低貨運成本,在運輸途中佔據較少空間。 包裝供應鏈權威Smithers Pira估計 ,彈性包裝銷售將在2022年達到2822億美元,較2016年的2195億美元成長。 消費者也愈來愈重視自己的環保足跡,選擇更環保的材質。研究顯示,環保包裝和正面品牌形象之間存在正相關 ,許多消費者團體讚許使用永續包裝的公司。 從降低對環境的傷害,到建立品牌忠誠度等多方面來看,採用環保包裝政策具有正面意義。愈來愈重視永續發展的企業,可以善用這項優勢。馬上投入環保旅程,沒有任何時機比現在更適合。
0 Comments
Your comment will be posted after it is approved.
Leave a Reply. |
文章分類
All
更多文章
September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