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印邊境衝突中,除了能看到國對國之間實施阻礙貿易政策帶來的影響,還能觀察中印邊境衝突下經濟民族主義的興起,了解供應鏈規劃的重要性以及供應鏈人員該具備的技能。 印度和中國間關係緊張氣氛升高,這說明了為什麼在管理供應鏈運作的同時,必須密切關注地緣政治的發展。 中印兩國位爭議邊境的軍隊在6月爆發衝突之後,在這之後印度已採取一連串行動,包括在港口查扣來自中國的商品、延遲生產線,增加託運人運送貨物的不確定性。 經濟民族主義興起為了報復中國,印度計劃實施嚴格的品管措施,對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課徵更高的關稅。政府機關對至少370項產品採取更嚴格的標準,計劃透過提高進口稅,來確保國內有能力生產的項目無法進口。為避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定,印度的貿易部門另行評估檢查中國進口品的非關稅措施。這些措施可能包括增加檢查、產品測試及加強品質證明要求。 與此同時,印度全國海關接獲指示,查扣來自中國的所有託運貨件。此舉旨在減少中國商品的進口,並拉長受影響貨物的通關流程。印度的商業與工業部也針對來自孟加拉、斯里蘭卡、南韓及東南亞國協(ASEAN)國家的商品進行更嚴格的檢查,避免愈來愈多中國進口商品經由這些國家輾轉進入印度。 印度官方對中國貨物執行的加強海關檢查,以原物料(包括具有醫療效果的原料成分)影響最大。清奈、維沙卡帕特南及科契港口,都傳出延遲狀況。中國政府已經針對這些措施採取報復行動,在香港及大陸港口查扣來自印度的貨物。 多家製造商已經陸續反映報復措施引起的生產延遲。組裝蘋果及小米智慧型手機的 Foxconn的Tamil Nadu及Andhra Pradesh兩家工廠,皆因為通關延遲而面臨生產問題。最近幾周清奈港口已經查扣逾150件Foxconn貨件,包括智慧型手機及電子零件。 供應鏈專業人員該具備的技能以上衝突凸顯出供應鏈風險管理流程的必要性,尤其是當無法預測的自然事件和狀況發生時,更為重要。 企業必須看清其供應鏈網絡:產品的物料清單、產地、商品通過的運輸港口及必須遵守的生產時程表。印度針對中國進口商品實施港口延遲措施,此舉有效阻擋中國生產的零件與供給進口,這也代表規劃並鑑定替代資源供應,將有助於減緩類似措施所帶來的衝擊。 供應鏈專業人員也必須瞭解即時物流,尤其是在風險升高的環境。充分掌握世界各地發生的大小事可能在實現上有一定難度,但是身為供應鏈專業人員,這項艱鉅任務可以透過關注重點事件來加以克服,包括影響物流規劃或運送貨件的重要事件。例如:有關中國製貨物在印度港口通關延遲的報告,早在新聞報導公開前就已經存在。藉由適當工具和科技,及早掌握情報,有助於規劃破壞性事件發生後的應對措施。 和複雜供應鏈有關的突發狀況,也必須事先規劃。儘管聽起來違背直覺,但一個靈活的供應鏈能透過實施緊急因應計劃,在任何無法預料事件中快速復原。以中印衝突為例,供應鏈規劃者必須重新思考,如何發展更多元的製造網絡,必要時重新規劃產品或零件組成,尤其對像此案例,在生產長期中斷的情況下,更需要採納上述建議。 成長趨勢實施進口限制政策來阻礙貿易並非新鮮事;過去幾年登場的美中貿易戰已經帶給我們許多教訓。我們更加明白,新冠疫情爆發後,過度依賴特定市場取得關鍵原物料及零組件的相關討論,將會加速更多國家轉向經濟民族主義發展的趨勢。
印度不是唯一採取類似措施的國家。美國政府起草行政命令,可能將現有的「購買國貨」法案擴大到醫療產品及藥品,和川普的「美國優先」貿易政策相呼應。新行政命令將要求特定重點藥品在美國製造。目前為止,這項命令仍在討論階段。 對擁有複雜供應鏈的企業來說,一旦這些政策生效,在面臨保護主義政策之際,最重要的是更全面地掌握供應鏈資訊,並開始規劃靈活的供應鏈。
0 Comments
Your comment will be posted after it is approved.
Leave a Reply. |
文章分類
All
更多文章
September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