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疫情時代,部分國家因防疫有成,開始逐步推動生產工廠的重啟。由於在防疫方面仍不能掉以輕心,他們將面臨以較低產能重啟營運設備的狀況。另外,配套措施是重啟商業活動的一大重點,供應商在面臨破產危機時,應評估清楚各項指標,以及預想好供應鏈結構的改變方向。 我們很難清楚分辨,現在所處的為後疫情時代,或第二波疫情爆發前夕。最有可能的狀況為兩者皆是。不管是哪種情況,推動商業活動重啟,並緩和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害,已經為許多人挹注希望,相信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 事實上,景氣復甦的速度不會這麼快。儘管有些國家在抑制病毒散播方面,做得比其他國家好,但疫情仍然對大多數國家造成實質性威脅。政府機關推動經濟重啟的同時,部分區域的確診個案再度回升,因此,供應鏈專業人員須密切關注以下重點: 營運設備以較低產能重啟數個確診個案逐漸減少的國家,已經開始逐步解除封城禁令。可以理解的是,高傳染風險地區的工廠仍持續保持警戒,遵守地方社交距離的規定。因此,為了讓生產線員工保持適當社交距離,工廠重啟時可能無法達到疫情前的產能。 同時 ,製造商也為員工提供病毒檢測,藉此提早偵測出員工間交互傳染的狀況。位於保加利亞斯莫梁的Hranovski 汽車零件工廠,近期對員工進行抽樣篩檢,發現15%受測者呈現陽性反映,這迫使工廠停止產線進行消毒。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南韓: 汽車廠牌Hyundai Palisade的停工。一家供應商的員工確診新冠病毒,最終導致零件供應鏈中斷。對於努力想將產能恢復到疫情前水準的公司而言,這類停工事件持續衝擊自家的生產力。 勞工抗議與罷工風險在疫情持續延燒之際,世界各地愈來愈多勞工對於重啟相關的配套措施表達不滿。對於推動商業活動的重啟,尤其是會接觸到其他染疫員工這點,部分勞工提出抗議並組織罷工行動。位在底特律北部的史特林高地組裝廠,一名零件作業員工確診的消息,引發Fiat Chrysler汽車製造商員工發動罷工。罷工導致生產線停擺。 尤其在確診人數持續增加的地區,勞工提出抗議的風險也跟著升高,這將導致無法預測的停工和產線中斷。 供應商的破產危機生產停擺引發的財務壓力,讓小型但擔任關鍵角色的供應商面臨破產危機。Resilience360 近期研究發現,截至目前為止,2020年已經有逾350家汽車相關企業破產。4、5月期間,每天平均有3.6家公司申請破產,較3月份增加20%。6月份每天申請破產的公司數,增加了21.1%。 即便許多國家(包括德國、英國、法國和印度)最近臨時修改破產法,放寬破產申請規定到2020年第3季,但破產申請件數仍然呈現增加趨勢。在墨西哥,破產保護局El Instituto Federal de Especialistas en Concursos Mercantiles (Ifecom) 於3月18日關門後,要一直到7月1日才恢復工作,如此一來,破產申請的案件數將可能像雪崩一般湧入。供應鏈經理必須做好準備,以因應供應商的財務壓力增加,以及製造供應鏈結構的長期改變。 為重啟做準備放寬封城規定,並重啟任一製造產業,必須依地理位置審慎監測,協助供應鏈規劃人員瞭解哪些地區重啟的可能性較大。此外還必須考量到,部分國家的第二波疫情風險似乎已經觸頂。有些國家因及早偵測到第二波疫情疑似會爆發,因此政府機關已迅速著手遏制病毒的傳播。考慮到以上狀況,企業必須監控總人口、自家員工以及供應商員工的感染率,評估重新下達封城命令的可能性。
供應鏈經理人必須隨著生產工廠的重啟,評估各廠房的產能,以及供應商對於現有合約履行義務的程度。這些資訊將協助調整生產時程表的決策、確保產品的供應,以及維持供應鏈的彈性。
0 Comments
Your comment will be posted after it is approved.
Leave a Reply. |
文章分類
All
更多文章
September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