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正快速進入歷史中的第三波發展,從製造導向轉為經濟、金融樞紐,甚至成為東南亞國協的高科技中心。想要佔得先機,新加坡是貿易首選地點,不但稅率低,並且為投資人提供具吸引力的誘因。 新加坡是個持續成長的國家。自1965年完全獨立以來,新加坡一直不斷發展、突破限制,採用最新科技—總是搶在全球潮流之前佔得先機。這個城市國家總是走自己的路,在經濟排名一路躍升的同時,不斷自我投資因應瞬息萬變的時代。 今天,新加坡是高度開發的自由市場經濟體,也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國家之一,去年全球GDP排名第36、全球最高人均GDP之一,而且失業率只有2.3%。這個城市國家的單一政黨系統,幾乎消除所有貪腐,發展相對透明的法律系統,是東亞洶湧大海中罕見的穩定島嶼。政治穩定結合有利的貿易位置、低稅率和吸引人的投資優惠,使得新加坡成為經濟自由度指數(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及世界銀行經商難易度報告(World Bank’s Ease of Doing Business Report)的第二名國家。 廠房設置:製造業從中國轉進新加坡。 新加坡的成功故事源自於政治與社會穩定的政府架構,結合極高的應變能力,讓國家快速追隨全球市場、科技及區域地理政治的變動。即使在經濟榮景期間,新加坡仍然為了未來做準備、追求創新和發展。這種前瞻心態讓新加坡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經歷經濟上多次的自我改造,從製造/貿易樞紐及全球金融中心,發展為高科技創新基地。 「有趣的是,新加坡的管理方法其實就像企業一樣」,DHL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供應鏈執行長Jerome Gillet解釋說。「他們因應市場,以及世界各國發生的事情調整,變得更有效率。」 許多人現在問說,新加坡的下一步是什麼?如同近期活躍發展的歷史,新加坡有自己的答案。 前瞻思考將危機化為轉機新加坡在其所屬區域仍然是經濟巨擘,領軍貨運、航太、科技與化學產業,以及充滿活力的服務業,約佔該國GDP的75%及就業市場的80%。 不過,這不代表新加坡不受變幻莫測的全球經濟影響。雖然此時美中貿易戰已經趨緩,但仍然帶來傷害,造成轉出口(仍然是星國經濟的重大部分)需求大幅衰退。新加坡GDP因此下滑,從往年5%成長率,降為2019年的不到1%—落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4.8%平均成長。 「他們因為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戰,受到短期衝擊」,Gillet說。「這是因為香港、中國和美國佔新加坡轉出口值的重大部分。所以當這些地區之間的貿易發生問題,新加坡將比相同地區的其他國家受到更嚴重衝擊,因為這裡的製造業規模相當小,以轉出口為主。」 人力資本:新加坡在經濟方面的野心,是由高教育水準的人口所推動。 在經濟能量方面,新加坡缺少馬來西亞和印尼等鄰國擁有的豐富自然資源,因此曝露在全球經濟的風險之下。星國沒有石油或礦產,農業產值佔年度GDP的0%。 不過,在資訊年代,人力資本是全球最需要的資產之一。新加坡擁有高教育水準人口,對國家經濟發展做出有效貢獻。新加坡在世界銀行人力資本指數(World Bank’s Human Capital Index)排名第一,在人力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名列前10,顯示高技術富有人口與國際經濟力之間的直接相關。讓新加坡更加努力發展下一波產業的,正是它的人力資本。 邁向智慧國度的未來「數位化是新全球化。今天的頻寬就像是資訊、商品與服務交易的航空與船舶航線,通常在幾秒間發生」,新加坡數位科技長官Chan Cheow Hoe解釋說。 新加坡在非常早期看見預兆,一頭就栽進數位科技發展。星國在1980年代讓公共部門電腦化,接著早在2010年就備妥光纖建構下一代全國寬頻網路(Next Generation National Broadband Network;Next Gen NBN)。今天,星國是發展5G的領導國家之一。 新加坡致力於成為全球第一個智慧國度 — 一國的政府、公共事業、公眾安全、運輸、教育與產業,透過物聯網(IoT)及虛實整合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s)基礎的先進資訊科技網絡全面整合。智慧國度計劃有時以「萬物數位化」(digitalization of everything)表達,是新加坡藉由上而下的數位化計劃,改善國民生活、提高企業獲利,並且使政府與公眾服務更有效率。 驅動改變:新加坡正在積極發展自動化公共運輸系統。 「智慧國度是我們對『數位勇敢新世界』的因應及準備」,Chan解釋說。「基本上,這個計劃是讓新加坡轉型,充分利用科技完成3項目標:提高我們的經濟生產力;讓國民生活更便利;以及讓新加坡成為適合生活、工作與娛樂的卓越城市。」 在公共服務方面,智慧國度計劃讓國民連上入口網站,透過這些網站達成任務和行動—像是透過國民數位身份證(National Digital Identity;NDI)就能取得健康記錄、購買和登記車輛、出售不動產、報稅及支付帳單 — 不必出門或離開辦公室。幾乎所有行政工作都能透過個人電子裝置完成。 新加坡現在將自己視為東南亞國協(ASEAN)區域的金融服務與創新樞紐,預期在2025年達到每年數位經濟產值超過2000億美元—較2018年增加近4倍。如果可以搭配具有當地優勢的銀行,在區域間的金流管理將更有效率並節省成本,例如透過星展銀行的星展速匯通,即可在3小時內確保將匯款轉到星展銀行的海外分行帳戶,並且省下手續費的成本,更多細節請見星展銀行網站。 利用數位與自動化解決勞工不足問題智慧科技與自動化也將用來解決新加坡經濟成長的阻礙:勞工成本相對較高,以及極小的勞工池。星國擁有近140萬外籍勞工,約佔總人力的30%。快速老化的人口,加上0.1%人口成長率,取得可用勞工是星國未來真正的挑戰。因此,自動化會是新加坡智慧國度未來的關鍵基礎之一 — 逐步引進無人駕駛巴士、自動化工廠及自動申報的電表和水表。 自動化的典型例子之一就是新加坡的未來港口Tuas Port。2040年完工時,Tuas將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全自動化與高科技港口。此港口每年將處理6500萬TEU(相當於20呎貨物),使新加坡產能加倍,維持星國的世界最大轉運口地位—轉運產業佔星國GDP的7%左右。無人駕駛的公共運輸也是新加坡積極發展的項目。政府最近宣布,橫跨3個住宅區的逾1000公里道路將成為自動車測試區;從8月開始,星國開始測試無人駕駛巴士。最快在2022年,乘客就會坐上無人駕駛車輛穿梭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 DHL供應鏈在新加坡經營佔地9萬平方公尺的進階區域中心(Advanced Regional Center;ARC),由高科技機器人處理自動化的多客戶系統。「自動化分類系統採用130支機器人手臂,揀選和儲存來自26個不同層級、7.2萬個地點的貨物」,Gillet表示。 著重創新與發展新加坡加強其智慧國度發展,建立檢測與發展新科技的全新園區。這個名為Punggol Digital District(PDD)的數位企業園區及大學城,成立目的在推動國家發展其超數位的未來。Chan表示,PDD預期為IoT及網路安全產業創造2.8萬個新工作機會。 不僅如此,新加坡的新創事業已經成為全球最活躍的產業,組成逾3000家新創企業的生態系統,創業孵化器及加速器多達100家。根據新創企業分析與報告公司Startup Genome的報告,新加坡事實上已經超越矽谷,成為全球尋找新創人才的地點。這主要歸功於政府對新創事業的鉅額投資,以及卓越的教育設施與廣大的科技產業。根據Enterprise Singapore(ESG)統計資料,星國2019年前3季的新創企業投資金額高達13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6%,增至2012年的13.7億美元。這版圖已經孕育出許多知名企業,包括Grab、Lazada、Sea and Razer。 而新加坡數位化不僅是在新創產業,連歷史最悠久的金融業也都發揮其創新、數位化的一面,例如新加坡最大的銀行星展銀行,向來致力於提供更便捷的數位化金融平台,讓不管是個人或是企業都可以享受更無縫順暢的金融體驗。星展銀行同時也在2019年榮獲Harvard Business Review膺選為過去10年來最佳轉型企業(Top Transformers) 之一,與微軟(MicroSoft)、網飛(Netflix)、以及亞馬遜(Amazon)等全球知名企業同獲此殊榮。 新加坡不只新創產業發達,連傳統金融業也已提供無縫優化的體驗著稱,圖為新加坡最大銀行星展銀行 海關是新加坡智慧國度計劃另一個快速投入的重要領域。儘管新加坡已經是全球進出口最便利的國家,但先進科技仍然有助於效率的提升。 「新加坡海關已經數位化,而且永遠不關門。所以當其他國家仍然採用老式通關方法時 — 你必須等待海關適應你的企業,而不是服務你的企業,你可以全年無休、一天24小時從事貿易活動」,Gillet說。「這就是新加坡的強項 — 每個流程都很平順和可靠。」 IT網絡打造智慧國度不過,如果缺少超快速網路,新加坡的智慧國度計劃不可能實現。在2018年前,新加坡擁有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網際網路。星國目前的平均網速為70.86 Mbps,落後台灣排名第二。相較之下,德國的平均網速為24.64 Mbps – 大約是新加坡的1/3。 快速IT網絡是我們現代最需要的基礎建設之一,也是新加坡吸引世界最大企業進駐的關鍵誘因。從臉書(Facebook)在2018年,谷歌(Google)於2016年在新加坡成立新總部就可看見結果。 新加坡以其智慧國度計劃跨出勇敢的下一步,促進國家的穩定、效率及經濟成就。「新加坡必須繼續搶佔先機」,Chan表示。「繼續以數位化連結世界。」 — Wade Shepard
0 Comments
Your comment will be posted after it is approved.
Leave a Reply. |
文章分類
All
更多文章
May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