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是現代世界的命脈,但現在全球卻出現嚴重短缺,台灣正處於風暴的中心。 5月,日本汽車業巨擘日產(Nissan)被迫停止汽車生產線,造成2021年製造汽車數量減少50萬輛。減產原因:發動汽車必要的硬幣大小電腦晶片嚴重不足。 過去18個月衝擊全球汽車產業的這種晶片荒,現在已經擴散到其他產業。但物流合作夥伴的努力與彈性,不但協助降低災情,而且為如何改善未來流程提供好點子。 晶片也稱為半導體,是現代世界的發電廠。幾乎任何電子產品,從電話、汽車到甚至鬧鐘,都必須依賴這些奈米大小的矽晶圓才能運轉。去年,台灣主導全球半導體代工製造市場,占全球營收逾60%。 DHL台灣供應鏈總經理DJ Shieh表示:「我們是世界的晶片製造工廠。半導體製造是台灣最重要的產業之一。」 但去年的全球疫情,加上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乾旱,重創台灣的半導體生產。台灣也捲入美國與中國的科技戰爭。在三重威脅下,導致半導體缺貨危機嚴重到被稱為「晶片末日(Chipaggedon)」。 「全球晶片荒影響每個產業。我認為業界幾乎沒有人預料供給會大幅下滑」,Shieh指出。 「我們盡我們最大努力,確保我們半導體客戶的產品順利交貨,讓缺貨危機最小化,希望能解決這場供應鏈危機。」 完美風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是這次全球晶片荒的導火線—病毒一開始迫使全球工廠在去年暫時關閉。自此之後,疫情仍持續造成斷斷續續的供應中斷。例如:2021年中台灣爆發新一波疫情,影響許多製造公司的產能。 Shieh指出:「部分製造商被迫關廠2-3天,進行廠房的清潔與消毒,同時為員工進行新冠病毒篩檢。」 今年稍早,台灣發生56年來最嚴重的一次乾旱。 6月,全球最大晶片封裝測試公司之一的京元電子(King Yuan Electronics)發現員工確診,迫使產線 暫停48小時。這次產線中斷估計造成公司該月份產量至少減少1/3。 雖然大部分工廠已經逐漸恢復產線,但仍然受到嚴格的大規模篩檢及隔離措施影響。預期延遲將持續發生。 台灣今年也遭遇56年來最嚴重的乾旱之一,Shieh說缺水是晶片製造商「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旱災是晶片製造產業的巨大威脅,因為晶片的製造過程需要大量用水。 但這個狀況可能獲得抒解。雖然政府必須減少部分晶片製造商的供水 達15%,但龍頭製造商受到的影響較小。 大自然也及時伸出援手。Shieh補充說:「今年年中的大雨和颱風也改善了乾旱狀況。」 不過,政治也來扯後腿,帶來進一步的阻礙。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科技戰也加劇全球晶片供給的崩解。美國下達的禁令,代表晶片製造商不能再自由供貨給任何公司,因為現在需要政府核發的執照。 這已經為全球晶片產業帶來不確定性,導致公司重複下單—確保安全網的存在—反而使缺貨的情況進一步惡化。 強化供應鏈缺貨已經帶來立即影響。晶片價格的上漲,已經讓消費者有感。電腦、平板電腦、甚至是智慧電視都已經見到價格飆漲高達30%。 在南韓、美國及歐盟領軍下,政府快速因應擴充晶片產能。但新廠房需要幾年時間才能正式上線。 Shieh表示:「為了應付缺貨,公司正在刪除重複下單,供貨給最需要晶片的客戶。藉由這種方式,他們能過濾掉只是想要安全庫存的部分客戶。」 全球晶片荒影響每個產業。
物流業者也扮演關鍵角色,確保晶片快速、順利抵達目的地。這將有助於抒解可能的延遲或阻塞。 例如:解決供貨短缺問題需要有彈性,協助客戶應付需求暴增。Shieh指出:「除了確保服務品質外,我們也必須針對特殊要求快速調整及應變,例如為我們的客戶提供額外的工具與零件儲存空間。」 我們也提供額外服務,確保產品快速出貨。DHL派遣材料處理人員進駐客戶的台灣生產工廠,管理製造這些晶片需要的敏感工具與機器。Shieh補充說,這確保出貨的順暢及機器的正常運轉。 DHL也提供無塵室及無塵工作台,清潔工具與零件,確保零組件維持良好狀態。即使是最微小的灰塵,都可能毀掉整個晶片。 Shieh知道人力是半導體產業的一大挑戰,因此他相信自動化及管理軟體解決方案,將提升運輸到組裝的目前作業效率及速度。 「如果我們的軟體能有更進步的發展,改善我們的運輸管理系統,絕對能提高我們的競爭力」,Shieh指出。他補充說,製造商也能更努力預估未來需求,做出更準確的生產預估。 全球晶片荒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但與抒解瓶頸、加速貨運及順利送達有關的任何協助,都能幫忙克服目前的困難情境。
0 Comments
Your comment will be posted after it is approved.
Leave a Reply. |
文章分類
All
更多文章
November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