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快速商務在亞洲的興起,物流的基本面正在發生變化,供應商需要達到新的消費者標準。 在疫情期間,消費者比以往任何時候更依賴網路購物,品項從生活雜貨到電子產品。在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中,一部分市場呈指數級增長。快商務( q-commerce)就是透過最後一哩路的遞送來突破速度的限制。 從結帳到送貨,消費者預計只需 15 到 30 分鐘的等待時間。除了送餐外,q-commerce 還用於更廣泛的零售市場,從時尚到居家裝飾。預計 2023 年東南亞的快商務收益將達到 37.4 億美元,自 2017 年以來增長了六倍多。 Zepto 在印度各城市擁有密集的幕後店和騎手網絡,向其客戶承諾 10 分鐘送達。 跟著疫情浪潮,印度 Q-Commerce 新創公司 Zepto 獲利了 3.6 億美元,到 2022 年 5 月市值達到 9 億美元。雖然其他印度快商務新創公司依賴一般雜貨店快速提取庫存,但 Zepto 已經在各地設立了幕後店(dark store),並在它運營的城市(孟買、邦加羅爾和德里等)實行 10 分鐘送達的承諾。 但快商務不僅僅是關於更快的遞送。這是對經營電商事業的一種全新概念,並有可能改變我們的購物、銷售和生活方式。 滿足客戶對速度的需求隨著經濟轉向復甦模式,消費者正在恢復實體店購物。但電子商務沒有顯示出逐步淘汰的跡象。相反,市場佔比持續增加,到 2026 年, 東南亞的商品銷售總額預估就可能達到2110 億美元。 Covid-19 見證了專門經營最後一哩路遞送的物流公司蓬勃發展。由於人們長時間呆在家裡,快速遞送網路訂購商品的願望成為選擇銷售商的一個因素。INSEAD 商學院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80%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希望當天交貨,61% 的人希望在訂購後 1-3 小時內收到他們的物品。 2022 年,90% 的電子商務投訴集中在交貨延遲上。許多物流公司不得不變得更加敏捷,重新思考他們的供應鏈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者需求。在新加坡, 更快的送貨速度是 2022 年 11 月促銷期間用來吸引消費者的行銷策略之一。網路銷售活動在全球每年收益數十億美元,Lazada 新加坡推出了一項優先送貨服務,使消費者能夠兩天內收到免費送達的商品。該活動的成功現已使優先遞送服務成為這家電子商務巨頭的主要業務。 對食品和雜貨的需求推動了 q-commerce 的增長,其中消費者對遞送時間更加敏感。但是,即使隨著餐廳重新開放, 這一品項的成長逐漸放緩,q-commerce 也開始擴及其他類型的產品。 隨著快商務供應商的業務擴展到食品和雜貨之外,美容產品、服裝和辦公用品等快速消費品 (FMCG) 也在優化其遞送方式。例如:日本服飾和家居用品公司無印良品與中國領先的食品配送購物平台美團合作,在中國提供即時配送服務。 無印良品在中國的240家門市,90%以上已開通美團線上業務,銷售日用品、廚具、服裝、鞋包、化妝品、護膚品、辦公用品等4000多種商品。 自 2021 年以來,德國網路食品配送公司 FoodPanda 與中國電子公司小米合作, 在新加坡和泰國提供電子產品。FoodPanda 客戶現在可以在App 上購買小工具,並在 30 分鐘內取得商品,而無需為速度支付額外費用。 準時遞送服務的消費者信任度將顯著提高,快速遞送成為電子商務供應商的競爭優勢,而不是高級附加選項。但是,面向國際消費者的快商務則不僅僅是遞送速度而已,還需要靈活地為企業及其客戶訂製和提供個人化的解決方案。 電子商務平台提供對消費者行為的關鍵洞察,所有網頁瀏覽都是即時追蹤的。只需點擊幾下,企業就可以了解消費者瀏覽您網站多久以及他們查看的熱門產品頁面,並製定策略來提出吸引他們的促銷活動。而在社交媒體上銷售的企業,則可以根據個別社交媒體消費情況研究消費者的人口統計和興趣,然後相應地生產和定位相關產品。 現在已經滿足消費者對準時遞送的需求了,而他們的期望已經轉變為需要更多客製化的解決方案。 朝向微型配送中心發展隨著快商務的興起,遞送方式發生了一場革命。從幕後店到自取,最後一哩陸遞送正變得越來越超本地化、高度自動化和效率營運。 位於人口稠密地區並配備根據周邊需求客製化的庫存的微型配送中心,可以幫助企業改善交貨時間和產品供應。憑藉技術和自動化系統,這些配送中心可以監控即時需求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浪費。許多零售機構也已轉變為小型配送中心:幕後店,繼續以提貨店面方式為客戶提供服務。 隨著大型連鎖店的最後一哩路遞送速度加快,一些較小的品牌正在為他們的客戶打造全通路行銷體驗,這是一種減少包裝和遞送成本的策略,同時與擁有自己的物流網絡的大公司競爭。例如:日本服裝品牌 Workman 計劃到 2027 年完全停止配送。 日本服裝品牌 Workman 計劃過渡到 100% 取貨訂單系統。雖然客戶可以在網路下訂單,但他們必須到商店提貨。 商店或指定的取件點讓消費者可以在方便的時候取件,而不是等待或重新安排錯過的送貨時間。為了加強他們的物流網絡,DHL Express 與新加坡儲物櫃供應商 Pick Network 合作,進行一項實驗,將所有無法成功遞送的貨件,導向至附近的 Pick 儲物櫃取件。這使客戶可以靈活地在錯過送貨的同一天從儲物櫃網收取他們的貨件。更重要的是,將包裹遞送整合到一個服務點可以減少重複上門遞送的時間,進而減少最後一哩路遞送的碳排放。 更有效率的儲存解決方案除了增加對最後一哩路遞送的關注之外,q-commerce 還促使人們重新考慮貨件儲存方式。傳統上,大型集中式倉庫是遞送的樞紐,接收承運公司的貨件。 隨著網路購物的興起帶來銷量的激增,零售商正在尋找更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以幫助他們吸引更多客戶。尤其是,倉庫效率是零售商的痛點,他們經常不得不在25%空置率與長期庫存中取得平衡。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根據消費者需求而建構區域倉儲成為一種選項,這樣零售商和製造商就可以更靈活、更高效地利用空間。 靈活的物流服務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快速可靠的遞送服務,從而幫助企業滿足不斷增長的快商務需求。 儘管有一些跡象表明,快商務的成長可能不會在疫情後持續,但事實仍然是市場預期已經確定。雜貨商、零售商和物流供應商需要達到一個新的標準,當然實現這個標準的工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這些新技術能提供即時更新,透過雲端倉庫到商店管理系統以向消費者提供無縫的全通路體驗。
最後,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全球網路購物和物流快遞公司產品遞送能力相輔相成,且必須越快越好。
0 Comments
Your comment will be posted after it is approved.
Leave a Reply. |
文章分類
All
更多文章
September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