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跟上電商趨勢不是選項之一,而是必要關鍵。對電商企業所有人來說,如果要維持競爭力和辨識新機會,與產業趨勢並駕齊驅尤其重要。 當2021年畫下終點之際,本文強調2022年密切關注的3項電商趨勢。本文也討論未來將面對的挑戰,以及如何克服。讓我們開始吧。 趨勢一:電商版圖競爭愈來愈激烈根據最近一份產業報告,電子商務在2022年底前將占全球零售銷售的20.4%,5年前僅占10%。換言之,電子商務版圖變得愈來愈擁擠。 電子商務的快速成長有許多原因,其中Covid-19疫情扮演重要角色。在充滿不確定的年代,對於病毒與封城政策的恐懼,已經帶動消費者行為的改變,將實體店面的客流量帶往網路商店。隨著時代要求,大量電商企業如雨後春筍冒出。 挑戰:廣告成本增加,促銷活動效果降低 現役與新進電商企業,正爭先恐後吸引消費者注意。結果是廣告成本增加,廣告投資報酬率(ROAS)降低。以臉書(Facebook)廣告為例,成本已經較一年前增加47%。 但問題不只這些。自從蘋果(Apple)在iOS 14.5更新隱私權以後,除非用戶選擇加入,否則禁止跨APP資料分享。政策的影響重大而且立即生效:臉書與Instagram的廣告效果遠比以前來得差。 展望未來:最大化你的客戶終身價值(CLV)與客戶取得成本(CAC)比率 蘋果的隱私權政策和疫情短期內不會離開。在這種背景下,電子商務公司已經開始探索未飽和的新行銷通路。Snapchat和TikTok是達成此目標的受歡迎選項。 加強客戶保留是脫離此困難情況的另一種方法。當客戶取得成本持續攀升之際,最大化客戶終身價值,有助於維持企業的獲利率。 趨勢二:為了克服成長瓶頸,愈來愈多電商企業邁向全球整體潛在市場(Total addressable market;TAM)是常見的限制成長因素。當企業在國內環境達到成長限制時,這個世界將見到更多電商品牌往全球版圖擴張。 邁向全球的行動也發生在消費者身上。事實上,最近調查發現,76%的網路買家曾經在本國以外的網站購物。 挑戰:突破對外擴張的障礙 國際企業擴張的道路不會暢通無阻,例如融資不足,將限制成長機會。 此外,在不熟悉的市場,競爭與人才取得將對管理階層帶來挑戰。跨國供應鏈也可能是棘手的管理問題。 展望未來:提前規劃為成長做準備 促進企業成長有許多方法。除了國際化之外,也可以致力於產品開發及市場滲透。 不管你選擇哪條道路,以下考量非常重要:何時擴張?怎麼做?需要哪些資源?這些是需要仔細考量的嚴肅問題。 趨勢三:傳統融資方法退位另類融資在電商企業之間愈來愈受歡迎。許多企業現在不選擇貸款或以股權交換投資人的資金,而是以其他方法獲得現金挹注,像是收益基礎融資(RBF)及存貨融資。 融資模式的改變不會無故發生。在Choco Up,當被問到為什麼從貸款轉為收益基礎融資時,我的客戶分享以下意見:
挑戰:權衡另類融資的優缺點 過去10年,出現許多專為新世代企業需求量身打造的廣泛融資工具。電商企業所有人需要時間熟悉這些融資解決方案。 以收益基礎融資為例,資金不是以固定分期款償還。RBF平台會分享公司的固定比例收益,一直到借款全額償還為止。 這種方法同時具有優點與缺點。優點是還款金額富彈性。但為了使用收益基礎融資,你的企業必須有重複發生的收益。在為公司選擇融資解決方案前,這些是需要考量的部分。 展望未來:為了促進企業成長,探索另類融資解決方案 市場研究顯示,光是2021年第2季,全球電商企業取得的資金總額達到16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倍。 顯然,電商企業已經為未來的成長和挑戰做好準備。傳統的融資方式無法適當解決這些公司需求,因此出現另類融資。 結論《孫子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2000年前的智慧仍然適用今日商界。認識你自己和你的敵人,否則就會冒險輸掉電商這場戰役。 文章來源:《E-Commerce Trends 2022: What The Future Holds》
0 Comments
Your comment will be posted after it is approved.
Leave a Reply. |
文章分類
All
更多文章
September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