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產業數位化的快速發展,擁有數位智識技能的需求也比過去更加迫切。 在上個世紀,技術進步主要影響低技術勞工。例如:當機械化織布機引進時,編織工匠發現自己失業了。今天,全球勞動力面臨電腦處理、強大分析及普遍連網增加等數位發展帶來的改變。 世界變化太快,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16年發表的報告,2016年開始入學的孩童,約65%從事的未來工作現在根本不存在。 65%:2016年開始入學的孩童,未來從事的工作,65%現在尚未出現。 「這就像是學習新語言」,數位智識專家與推廣人David Timis表示。「如果我想學中文,我可能對於完整學習方法感到有些困惑。對於那些遭遇組織數位化轉型的人來說,這只是你必須學習的新語言而已。」 學習態度為Google等大型企業提供諮詢的獨立顧問Timis曾經在羅馬尼亞及其他地方訓練數萬人,加強他們的數位技能。他說公司已經認知到技能差距,接受並不是所有員工都熟悉所有技能,例如行銷或業務領域使用的程式語言或工具。他說:「公司願意協助員工學習新技能,只要他們擁有學習態度」。 他將數位智識定義為在數位世界運作的能力,了解其組成就能發揮最大功效。其他專家曾將數位智識分類為三部分:搜尋與消費數位內容、創造數位內容及溝通與分享數位內容的能力。重要技能包括區別可靠資訊與錯誤資訊,以及讀寫基本編碼語言的能力。 根據社群網絡與工作平台LinkedIn所做的調查,2018年公司最需要的硬技能清單以數位技能獨占鰲頭:雲端與分散式運算、統計分析與資料採掘,以及精通中介軟體與整合軟體。不過,資深管理階層現在也肩負精通數位智識的期望。根據顧問公司McKinsey,董事會成員需要有足夠的科技與市場知識,了解如何運用數位化突破公司現有策略,促進新策略的需求。 但這不是指軟技能已經不再重要。LinkedIn調查也指出,公司仍然重視領導力、溝通力和合作。 投資時間以俄勒岡州為據點的數位行銷專家Kent Lewis表示,軟技能有時比硬技能更難取得。在波特蘭州立大學擔任兼任教授的Lewis,為開創新事業及轉換職業跑道的企業主提供數位技能課程。 「剛離開學校的千禧世代沒有任何背景」,他說。「例如你可以閱讀關於歐洲的每一本書,但如果你不去歐洲,你就缺乏重要經驗和背景。我認為教有真正工作經驗的人新「數位」玩意兒,遠比教年輕人做生意、行銷和工作道德來得容易。 他補充說:「我覺得有很多角色的人必須知道數位基礎。他們可以和擁有熟練數位技能的菜鳥員工合作,分享他們的產業經驗和隨時保持專注。」 除了上課之外,Lewis建議每天排出特定時間,跟上產業與市場利基的最新發展。即使像Lewis一樣擁有數位機構和廣泛的數位工具與策略經驗,但他說他還是可能落後,因為數位科技發展速度太快了。 向數位達人學習Steve Plume是56歲的矽谷資深成員,也是達特矛斯塔克商學院數位策略中心執行主管。他說要維持精通數位技能,通常是二選一的選擇題,不是成為專家,就是「應用年長者的智慧完成交易。」 與此同時,陷入掙扎的年長員工,重新發現自己可能比嘗試「追上孩子們」更合適,他補充說。「我的結論是你不可能追上孩子們,就是不可能。所以你必須做出選擇。我該怎麼辦?」 這不是說和年輕人合作不可能成功。Plume在達特矛斯進行研究時,他碰到許多採行反向導師計畫的公司,由千禧世代和高階經理人或執行長配對。配對之後,彼此交換意見和經驗,有時執行長接受如何使用推特(Twitter)之類的課程。「這全是數位達人和數位旅客的審慎配對」他說。「數位旅客是指並非與數位一起長大,而是前來參觀的旅客。」 放手去做Plume也說,獲得和維持數位技能也和放手去做有關。「很多人因為恐懼而採取行動。沒有人想要被迫重返大學」。他建議看影片獲得基本技能。「YouTube可能是有史以來最棒的學習平台」,他說。
Plume提醒不要落入負面思考的陷阱。「只因為你不知道如何使用Snapchat,不代表你就是被淘汰、毫無價值和毫無貢獻。」 他繼續說:「不要氣餒。這只是新技術。每個世代都曾遭遇。它只是變動比較快」。他建議,最好的做法就是一頭栽進去。「所有這些數十年的生活經驗將為你加分。」
0 Comments
Your comment will be posted after it is approved.
Leave a Reply. |
文章分類
All
更多文章
May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