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世界面臨百年來最嚴峻疫情。儘管如此,DHL 全球連結程度指數(Global Connectedness Index) 卻發現「商品貿易已經躍升至疫情前水準,即使量能挑戰與貿易緊張問題持續存在,仍強力支撐全球經濟復甦。」 所以,隨著全球電子商務蓬勃發展,消費者對於更快捷、更平價的訂單期望愈來愈高,為了滿足需求,會出現哪些物流與配送領域的創新?繼續閱讀了解我們對於2022年產業新趨勢的預期。 敏捷供應鏈與5PL物流解決方案疫情的爆發對全球供應鏈施加前所未見的壓力,現在仍然為反彈而掙扎。今年,在運輸貨櫃、人力及原物料短缺下,再加上邊境加強控管及全球通貨膨脹,導致全球貿易嚴重中斷,全球各地主要的運輸港口擁塞和延遲。 壞消息是這些問題預期將持續到2022年。 上個月,美國商業部長Gina Raimondo警告,美國供應鏈下年度需要「幾個月時間」才能穩定,在「持續但緩慢改善下,我認為[我們會在]2022年之後才開始恢復常態。」世界各地市場都有類似的預測。 對企業來說,這意味著能此時沒有比即時因應市場中斷的敏捷與彈性供應鏈更重要的事了。畢竟,客戶並不關心大規模的供應鏈問題;他們只希望訂單準時交貨,不會願意再次光顧無法準時送達的品牌。 對於電商企業而言,將物流外包給第五方物流(Fifth-Party Logistics;5PL)合作夥伴–例如DHL–正是無比貴重的決策。隨著供應鏈變得愈來愈複雜,為了滿足需求出現了5PL模型。5PL夥伴負責處理客戶的所有物流需求,首先確認客戶真正的要求,接著規劃、執行與管理完整解決方案。5PL夥伴有規模和經驗搜尋與管理供應鏈上的其他供應商,並且善用最新科技,確保每個接觸點的優化。簡言之,5PLs是全方位解決方案,能滿足所有物流需求,確保每個流程準時運轉。2022年,隨著供應鏈面臨持續中斷,5PLs的角色將比以往更重要。 彈性物流 & AI電子商務就是供應與需求,但有時可能難以預測。讓特定產品銷售一空(線上)的新消費者趨勢,可能讓企業不堪負荷。這就是彈性物流寶貴之處—彈性物流能快速擴張或縮減,滿足供應鏈的需求。 人工智能(AI)與分析讓彈性物流變得可行,不但能預測即將暴增的消費者需求,還能確認何時擴張或縮減供應鏈需求,並且加以管理。以倉庫為例,AI技術讓重要的揀貨、包裝與存貨流程自動化,縮短前置時間,讓貨物更快速移動;允許電商在庫存速度消化太慢時,讓這些品項從顧客眼前消失。 基本上,彈性物流讓企業能做出供應導向決策,因此能在供應鏈上節省成本和減少浪費。隨著電商產業競爭愈來愈激烈,未來可能會有愈來愈多企業採用此物流模型。 自駕車全球各地的駕駛人力不足已經達到史上最嚴重水準,下年度這種情況只會更糟糕。美國卡車運輸協會(American Trucking Association)估計,2022年美國會有9萬名司機短缺,歐洲的情況也一樣嚴峻,物流市場研究分析機構Transport Intelligence預估,歐洲大陸目前約短少40萬名司機。 在此背景下,自駕車產業的成長指日可待。2021年上半年,投資自動駕駛貨車公司的金額達到56億美元,預期明年會見到重大產業發展。 電子商務 – 熱潮持續最近電子商務的熱潮將持續到2022年。事實上,全球零售電子商務銷售預估達到5.4兆美元。現在網路購物正蓬勃發展。 在電子商務領域,預期存在以下趨勢:
機器人與自動化在倉儲方面,自主與自動化機器人解決方案的使用將持續成長–為企業節省時間和金錢。事實上,全球自動化倉儲機器人市場預期在2025年前倍增,達到272億美元。 在速度為王的電子商務供應鏈方面,倉庫可以採用自動化儲存與找貨系統,以更快的速度尋找、揀貨及移動存貨,協助企業滿足顧客緊繃的送達截止時間。 今年初,DHL宣布計畫在2022年前採用2000個新倉儲機器人,藉此因應電商的需求成長。DHL已經與Locus Robotics合作發展自動揀貨機器人,利用機器視覺以策略性方式依序揀貨及放貨。「這對於我們持續優化供應鏈尤其重要」,DHL供應鏈全球資訊長與營運長Markus Voss解釋說。「輔助揀貨機器人大幅提升我們DHL倉庫的整體潛力,所以我們有信心達成我們自己設定的目標。」 自動化也在最後一哩路運送扮演重要角色。經過多年的研究與發展,產業理解利用機器人送達的經濟價值。例如:Amazon 正在測試小型冷氣大小的全電動配送系統「Amazon Scout」,目前可在美國少數社區見到它的身影,將包裹送到顧客手中。 「2022年會是機器人配送的起飛年」,德州農工大學教授Robin R. Murphy表示。「我們的分析顯示,在疫情爆發的第一年,在城市使用無人機進行醫療配送,將樣本與試劑從醫院送達實驗室的速度,比駕車駛過城鎮來得快。此整體效能與安全性應該能說服反對者,這種模式也適用都會區,不只是鄉村地區。」 永續發展這是我們 2021物流與配送趨勢預估的關鍵流行語,預期2022年也會佔據廣大篇幅。愈來愈多消費者預期品牌會負起環保責任–從永續包裝到排放量–企業已經察覺到減少供應鏈浪費的財務利益。
電商供應鏈的最大碳排放者之一就是運輸:根據管理諮詢公司Consulting Group,運輸相關活動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7%。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環保車輛的採用變得愈來愈普遍。投資銀行UBS估計,在2025年前,全球銷售的所有新車當中,20%會是電動車;2030年前將增加至40%;2040年前接近100%,證實這個產業的快速成長。 DHL的目標是在2030年達到60%最後一哩路運送電動化,有8萬輛電動車上路,計畫全公司在2050年前達到所有物流淨零(net-zero)排放目標。不僅如此,DHL在2021年8月刷新航空業歷史紀錄,向飛機製造商Eviation訂購12架全電動飛機Alice eCargo。
0 Comments
Your comment will be posted after it is approved.
Leave a Reply. |
文章分類
All
更多文章
May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