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空運與海運航線在新冠疫情期間停擺,企業轉向鐵路運輸來維持中國與歐洲之間的供應鏈。 2020年全球物流產業天翻地覆。先前快速與便利的運輸模式受到運載量短缺的衝擊,導致價格水漲船高,以往便宜且可靠的貨運策略,不但前置時間拉長,而且變得無法預測。各國為了對抗疫情而停止經濟發展,全球空運與海運航線嚴重被中斷,由鐵路連結生成的新絲路成為高人氣的替代選項。 尤其是中國與歐洲之間的鐵路服務,在新疫情期間運輸量呈爆炸性成長,它們因此成為全球物流選項的最前線—前所未見的關鍵地位。 「去年發生的狀況其實出乎意料之外」,DHL全球貨運承攬中國鐵路、歐洲多式聯運負責人Thomas Kowitzki表示。「從3月開始,我們的鐵路開始發光發熱。我們確實見到全年度火車載運量破紀錄。」 超前部署中國與歐洲之間的鐵路服務需求竄升,成為快速卻昂貴的空運,以及緩慢但便宜的海運,兩者之間的解決方案。在2000年代的第一個10年期間,許多不同物流業者實驗於中國與歐洲之間,創新的不停站鐵路運輸,以及後來稱為第二歐亞大陸橋(Second Eurasian Continental Bridge)的多國計畫,打造與西伯利亞鐵路對應之鐵路運輸通道。但正式服務一直到2013年才準備就緒。自此之後,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開始,這些跨洲鐵路服務才發展成熟,連結中國超過12個城市與歐洲對應城市的30多條鐵路網,提供幾乎所有產業的客戶,比海運更快的貨運方式,而且成本只有中國往返歐洲空運成本的一小部分。 Kowitzki指出,雖然貨運量從最初便快速提升,但沒有人預測的到2020年的急遽成長。2020年有1萬2400列載貨火車行經歐亞大陸,往返地球上最活躍發展的2個經濟體之間,搬運逾100萬TEU(20呎標準貨櫃)貨物,較2019年的65萬,TEU年增近50%。一帶一路報告指出,光是2020年11月,中國與歐洲之間貨運列車的數量便達到1238班,較去年同期增加64%;貨運量達到11.5萬TEU,較去年同期大增73%。根據Flexport歐洲海運負責人Martin Holst-Mikkelsen表示,亞洲與歐洲之間鐵路運量現在佔該區總貨運量的5%到6%。 受歡迎的替代選項跨歐亞鐵路熱潮爆發的原因,與新冠疫情問題阻礙其他運輸類型有直接的關係。 「許多客機機隊因旅遊限制及需求減少而停飛,載運量極為有限,成本四處飆漲」,Kowitzki指出。 因此,曾任HP與Foxconn全球物流經理的David Smrkovsky解釋說,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春季升溫,中國與歐洲之間的空運貨物量減少60%,中國與美國之間更減少80%。因此,價格暴增,貨運時間往往增加3倍。 此情況迫使許多客戶選擇替代貨運方法,跨歐亞鐵路便成為許多人的選項。「一般而言,中國與歐洲之間的鐵路選項大約比空運便宜8倍左右」,Kowitzki表示。「然而今天成為受歡迎的選項。」 與空運相同,海運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需求降低及前所未見的貨櫃短缺,導致許多海運公司取消愈來愈多的航線—取消停靠港,或甚至整條航線。 30+ :連接中國與歐洲之間的鐵路線數這不但導致海運等待時間更長,也變得更加無法預測,迫使愈來愈多人嘗試使用時間表維持不變的跨歐亞鐵路—事實上,為了因應日益增加的需求,載貨量甚至進一步成長。中國與歐洲之間的鐵路費用通常只比海運貴上2倍—尤其當考量運輸貨物的價值時,通常是可被忽略的差額—再加上可靠的23-25日貨運時間,已經讓許多人做出改變。 中國貨櫃短缺成為2020年秋季鐵路運輸的問題之一,但這並不影響其真正的優勢。「鐵路已經在2020年展現其價值,協助維持供應鏈運轉。儘管載運量突然暴增也造成設備短缺、邊境延遲及天氣狀況引起的部分挑戰,但鐵路運輸仍然有出色的表現」,Kowitzki說。 成長動力中國歐洲之間鐵路網的運量增加,不只在科技、工程與製造、汽車及消費品等常見行業,同時也是對抗新冠肺炎所需醫療物品快捷運輸的理想選擇之一,也就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所稱的「健康絲路」。 這些醫療用品大多採用鐵路運輸。中國外交部聲稱,截至目前為止,逾2.7萬噸醫療設備,包括口罩及防護套件已經運送歐洲—較2019年增加41%。 邁入未來軌道但鐵路成長是否能一直持續?Kowitzki給予肯定的答覆:「從未考慮過鐵路的人們,現在嘗試過後,便理解它的有效性。這波疫情已經協助客戶消除對鐵路運輸的疑慮,確定它是可行的選擇之一。現在,他們知道鐵路運輸的優點,因此比起過去,會有截然不同的出發點。」 檢查鐵路:驗證中國與歐洲貨運火車的供給,這是一帶一路計畫的重要部分。 關於跨歐亞鐵路長期成長的主要論述之一,就是鐵路運輸是對環境破壞最少的長距離貨物運輸類型之一。這很重要,因為世界許多國家政府愈來愈重視環保的運輸模式。以歐洲執委會的「綠色新政」(Green Deal)為例,大幅推廣鐵路的擴大使用,宣布2021年為「鐵路年」。
曾經被批評為對全球貨運影響不大的無用計畫,跨歐亞鐵路現在卻成為許多公司在新冠疫情期間的救命索。隨著空運與海運貨物量的減少,正是火車維持物流業的正常運作。
0 Comments
Your comment will be posted after it is approved.
Leave a Reply. |
文章分類
All
更多文章
September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