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各地重要市場拓展經濟活動,需求與運載量失衡導致空運價格持續居高不下。 過去一年受到疫情旅行限制影響,航空貨運及貨物承攬價格已經水漲船高。全球客機全面停飛,造成運載量的黑洞。 在需求強勁的情況下,再加上海運供應鏈擁塞及價格飆漲,使得空運成本繼續攀高。基於航空貨件目前的供需狀況,沒有任何跡象顯示,這種狀況會在短期內發生改變。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IATA)公布最新資料,指出全球以可售噸位公里數(available cargo ton-kilometers)衡量的3月運載量,較上月增加近6%。 不過,根據貨運顧問公司Seabury統計,雖然貨運業者引進相當數量的客機作為貨機使用,但整體運載量仍然低於疫情前水準30%左右。 儘管目前全球貨物運載量尚未火力全開,但需求仍然暢旺。根據DHL最新空運產業現況(Airfreight State of the Industry)報告,在汽車、高科技及電子商務貨物帶動下,貨運量持續強勁成長。 需求復甦不儘侷限於幾個產業—這波榮景遍及所有商品。例如:筆記型電腦貨運大幅增加的同時,生鮮貨物也同步攀升,例如受到母親節激勵,5月鮮花進口大增。 DHL全球貨運承攬事業部全球負責人Thomas Mack表示:「此強勁需求加上海運供應鏈的亂象,已經讓許多製造商及零售商面臨嚴重缺貨,除了採用空運外別無其他選擇。」 隨著海運轉換成空運搶佔供應鏈空間,預期亞洲航空貨物運載量將進一步緊繃。DHL全球貨運承攬事業部亞太區執行長Kelvin Leung補充說:「貨運擠壓已經促進航空產業反彈,造成業者爭搶租借額外的飛機。航空載運量的緊繃,也遇上多家貨運業者面臨機組員強制隔離的時期。隔離措施已經讓更多班機停飛。」 區域市場復甦 在強勁空運需求助長下,來自關鍵市場的經濟指標也指向需求增加會長期持續。 日本投資銀行野村的亞洲(日本除外)綜合出口領先指標—由8項展望指標組成—已經連續3個月強勁成長。6月指標是2011年5月以來最高水準,預告亞洲出口動能的強勁成長,在未來幾個月達到20%左右的年成長率。 與此同時在歐洲及美國,最新資料也指出疫苗普及帶動的強勁復甦,將展現在經濟活動的拓展。 例如:即使美國貨櫃及航空貨運供應鏈,相較於去年夏天已經全速重啟,但美國普查局5月報告卻指出庫存水準持續下滑,代表運抵美國的貨物,幾乎在抵達的同時就已經售出與配送。 根據美國普查局,所有企業的存貨銷售比率在3月降到歷史低點。零售是下跌的關鍵因素,3月零售業的存貨銷售比率降至1.10。相較之下,2015年至去年疫情爆發前,零售業的存貨銷售比率在1.44至1.50之間盤旋。 與此同時,隨著各國經濟體開始解除疫情限制,研究公司IHS Markit的歐元區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在5月加速上升,新訂單流入以近15年來未曾見過的速度增加。 在產業別方面,復甦趨勢由製造業持續帶動,企業產出已經連續11個月增加,成長速度只比3月的史上高點微幅趨緩。 根據IHS Markit報告,工廠無力生產滿足訂單的充分產出,部分是因為「供應鏈持續惡化,導致原物料運送時間創下史上最長的新紀錄。」 需求成長可能使運載量不足惡化 運往歐洲的需求持續強勁。波羅的海貨運指數(Baltic Air Freight Index)最新報告指出,從2021年3月至4月,飛往歐洲的空運貿易航線,上海(PVG)飛往歐洲的運費上漲將近7%,香港(HKG)飛往歐洲的運費增加14%。
美國投資銀行與金融服務公司Stifel全球物流與未來行動部門副總裁暨資深研究分析師Bruce Chan指出,這種漲幅發生在平時可能非常重大,但相較於PVG與HKG飛往北美的航線,不過小巫見大巫。這兩條航線的4月運費,較3月分別上漲39%及32%。 Bruce Chan認為,除了政府移轉及紓困政策外,美國個人所得年成長率達到30%,也是促使運費上漲的關鍵。 Bruce Chan表示:「個人所得成長已經帶動零售商品的大量需求—加上已經降至歷史低點的存貨水準—尤其是倚重空運的產品類別,像是電子商務訂單、奢侈品及高科技產品。」 如果北美需求成長與價格上漲持續,貨運供應商可能分配更多運載量到北美市場—可能使其他市場的現有運載量不足更加惡化。 今年夏天也不可能見到客機腹艙運貨大幅增加,幫忙抒解運載量的緊繃。航空貨運產業資料分析公司CLIVE Data Service總經理Niall van de Wouw表示:「機腹運載量的整體不足,因為乘客需求不足缺乏夏季航班的事實更加惡化。市場報價過高拖累乘客需求。」 DHL全球貨運承攬事業部空運產品開發副總裁Sudeep Tandon補充說,高度需求與載運量不足持續存在的失衡狀態,是預期短期未來航空貨物運費將維持高水準的主要原因。
0 Comments
Your comment will be posted after it is approved.
Leave a Reply. |
文章分類
All
更多文章
November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