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性、供應鏈多元化、大數據和自動化是物流業的主要關注趨勢。 Covid-19 加速了技術的使用並激發了許多領域的創新。在過去幾年中,隨著物流運作的重要性逐漸顯現於各行各業眼前,一系列黑天鵝事件迫使物流產業迅速適應、完善供應鏈。 DHL 創新與趨勢部副總裁 Klaus Dohrmann 博士說:「作為疫情時代的一個結果,物流產業的首要任務實際上是在供應鏈中獲得更好的敏捷性,以確保供應鏈的彈性。」 隨著物流產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物流領導者必須找到永續的方式來繼續運營和完成配送,同時做出準確的決策以順應趨勢並提前為未來規劃。特別是一些重要趨勢對物流業的未來發展產生關鍵且直接的影響。 多樣化以確保彈性疫情及其在封城時對供應鏈的影響給企業敲響了警鐘—確保人們不會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在過去的兩年中,各行各業都受到了零件短缺的影響。這對半導體產業來說尤其明顯,在邊境關閉導致供應鏈發生大規模中斷後,半導體產業出現了全球性的短缺。 疫情同時也加速了供應鏈多元化的發展。在 Covid-19 疫情的早期階段,中國、日本、韓國和半導體產業的各個主要國家都處於封閉狀態。這反過來導致了替代貨源,例如:越南及快速成長的晶片製造商扭轉了全球晶片短缺的趨勢。 然而,供應鏈多元化之路將是一場長期抗戰。許多工廠和供應鏈網絡分佈在更靠近消費者的地方,但只有在5-10 年後這些設施正式啟動並運作時,其影響才會顯現出來。 走向環保2022年被聯合國列為氣候行動年,永續發展成為全球關注的話題。為了應對電子商務繁榮帶來日益增加的碳足跡以及消費者對永續性的日益重視,許多知名品牌已採取步驟,透過在新型包裝中採用環保塑料等永續替代品來達成減碳和循環。 2022 年還見證了戰爭、引發了能源危機,能源價格居高不下且波動不定,對家庭和企業造成了傷害。根據國際環境署的《2022 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這促使各國開始從石油向取之不盡的再生能源快速轉換。公司還開始投資於利用或儲存太陽能和其他依賴風力、水力、地熱和生物質量等的基礎設施。 「絕大部分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來自物流和運輸。」Dohrmann 博士說。 「這意味著替代能源解決方案是減碳的關鍵,其中包括永續燃料和車隊電動化。」 許多國家都致力於運輸方面的減碳,新加坡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正在大動作的使用電動汽車。根據技術研究公司Canalys的數據, 2021 年全球售出650 萬輛電動汽車,是 2020 年的兩倍多。公司也開始購買電動汽車甚至電動飛機,以利永續地運作來滿足運輸需求。 數據是關鍵越發不穩定的供應鏈讓人們認識到數據對於呈現過去模式的重要性。 因此,在過去幾年中,大數據分析已在各個物流產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其全球市場規模呈指數性增成長,預計將從2021 年的 1,626 億美元成長到 2026 年的 2,734 億美元。 「隨著供應鏈的彈性,數據視覺化將成為焦點。」Dohrmann 博士說。 「這表示使用物聯網設備收集數據,並利用這些數據加強預判和洞悉供應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隨著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企業需要一個強大的數據系統來顯示過去的模式,突出現狀的即時變化,並對未來做出預測。 為了提高整個供應鏈的可追蹤性,物流公司採用了傳感器、儀表板和其他數據收集設備和技術來利用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數據。通過收集和利用正確的數據,物流公司可以提高可追蹤性並循著供應鏈各環節進行優化,進而提高服務水平。 大數據分析已經完美地融入物流產業,並將在未來五年內成為該產業創業的基礎能力之一。 運用機器來作為人力的延伸「物流是人的事,我們的同事正在推動世界各地的物流,以造福我們的客戶,」Dohrmann 博士指出。 「因此,為了他們的健康著想,我們必須投資於我們力所能及的支援,讓他們的工作環境更安全,工作影響更小,這是很重要的。」
自動化和人工智慧將投入作為人力來徹底改變勞動環境。人與自動化機械的協作將使人類工作的範圍升級為強度較低、技能更高的任務。例如,隨著越來越多的室內移動機器人支持倉庫內分揀和運輸庫存的工作,工人將在管理運營、協調流程、修理機器人以及處理異常或困難訂單方面承擔更多責任。 正如最近發生的事件所表明的那樣,物流參與者需要迅速適應並及時採取行動以使其供應鏈朝未來發展。只有透過超前部屬來預測未來趨勢,該物流產業才能提高其彈性和敏捷性,並為中斷、黑天鵝或其他情況做好準備。
0 Comments
Your comment will be posted after it is approved.
Leave a Reply. |
文章分類
All
更多文章
November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