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中國的經濟成長將由幾個關鍵行業引領,這些行業預計將因 COVID 限制的取消以及政府的支持和激勵措施而蓬勃發展。其中包括旅遊、新能源汽車、網路購物、軟體開發和醫療保健。以下針對了 2023 年五個2023年中國值得關注的主要行業。 2022年為中國經濟的轉折點定下了基準。在全年爆發數次導致經濟普遍放緩的 COVID-19 之後,中國放棄了其嚴格的清零政策,以促進工業活動的恢復和加快生產。 為了響應中國與COVID共存的轉變,分析師將他們對中國實際 GDP 增長的預測上調至 2023 年的 5.2%(從 4.7%)和 2024 年的 4.8%(從 4.5%)。摩根大通分析師將他們對該國年增長率的估計從 4% 上調至 4.3%。 儘管如此,未來幾個月,中國經濟仍將面臨一些內外不利因素,例如:國內消費疲軟、商業信心下降以及 COVID-19 感染激增造成的干擾。這促使人們呼籲制定強有力且重點突出的政策,以幫助在 2023 年恢復商業活動。 不出所料,在 2022 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CEWC)上承諾加快政策措施以提振步履蹣跚的經濟。事實上,正如 CEWC 所述,中國將在 2023 年加倍推動經濟增長,預計將採取措施刺激內需、吸引和利用外資、穩定房地產市場以及重組科技產業。在此背景下,分析人士預測,中國經濟將在2023年第二季度開始重新開放後出現高於趨勢的持續反彈。我們將在本文中探討 2023 年可能實現強勁成長的中國行業。 旅遊娛樂業受益於更寬鬆的 COVID 政策和進一步開放,旅遊和娛樂業對 2023年前景樂觀。COVID-19 大流行對旅遊業造成了災難性影響,由於對進入中國的遊客實施了嚴格的檢疫規定,在過去兩年中,大多數中國民眾都無法出國旅行。然而,龐大規模的國內旅行使得中國的旅遊業出現了大幅反彈。 自疫情開始以來,露營和戶外活動變得非常流行,而且很可能會繼續如此。事實上,露營的日益流行證明了中國旅遊業的適應性和持久性,以及即使面臨嚴格限制也可能實現的各種新機會,證明該行業將繼續發展。此外,預計未來五年對工業服務的需求將出現反彈。飯店行業的結構將繼續發生變化,更多的行業收入來自三星級和四星級飯店。外資企業現在著重於高消費產業,但最近它們一直在向較低星級的細分市場擴張,以吸引更廣泛的客戶並鞏固其市場地位。 縱觀中國的餐飲業,到 2023 年底,咖啡館、酒吧和其他飲酒場所的收入預計將增至 6.03 萬億元人民幣(8,943.6 億美元)。例如:咖啡店預計在未來五年將增長 5 %,全國共新增12萬間門市。到 2025 年,酒吧行業的收入預計將達到 294 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 18.8%,令人印象深刻。隨著中國開放,人們可能會在這些類型的活動上花費更多。 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汽車是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重點產業,擁有眾多零配件製造商,為全球主要製造商提供支持。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和汽車製造業發展迅速。這主要是受到政府的支持政策和補貼、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充電站數量增加以及新能源汽車運營成本下降的推動。2017年至2022年,產業收入年均增長48.1%,同期工業產值從79.4萬台增長到560萬台以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同比增長35%至900萬輛。 作為北京在探索數十億美元市場領域的同時,努力降低碳足跡的一部分,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張。2020 年,中國政府首次祭出新措施支持受 COVID-19 大流行負面影響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包含: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隨後宣布將新能源汽車客戶的免稅期延長至 2023 年,作為到 2025 年實現 20% 新能源汽車部署計劃的一部分。與此同時,2023 年的問題仍然是市場能否在政府對生產方面的干預減少的情況下轉向更穩定的增長,或者中國政府是否會再次介入支持產業擴張。 同時,預計 2023 年該產業的競爭也將加劇,因為百度等科技巨頭以及小鵬和蔚來等智能新能源汽車製造商預計將在新的一年推出數十款新車型。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是中國是世界領先的鋰離子電池製造商,大多數電動汽車都使用這種電池。世界上絕大部分的鋰資源都在其他國家手中,而中國在國外收購的鋰礦數量最多,進一步表明中國的未來將是電動的。 電子商務和直播隨著消費者從傳統零售迅速轉向網路購物,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在 2022 年增長了 10.4%。預計該產業在 2021 年至 2025 年期間將以 11.6% 的複合年增長率 (CAGR) 增長,最終達到 21.4 萬億元人民幣(3.3 萬億美元)。預計同期電商平台用戶佔比將達到83.9%,活躍用戶預計達12.304億。 到 2022 年底,中國電子商務直播市場預計總收入將達到 1.2 萬億元人民幣(1800 億美元),觀眾總數將達到 6.6 億。預計這一數字將在 2023 年進一步增長,達到 4.9 萬億元人民幣(7200 億美元)。直播作為促進銷售和品牌知名度的一種手段,已迅速發展成為開拓網路銷售企業的重要工具。鼓勵關注中國龐大 國內市場的外國投資者在 2023 年充分利用其龐大的網路購物渠道。 軟體和高科技產業高盛預計,2023 年中國軟體行業收入同比成長 28%,而 2022 年為 14%。特別是在高科技電子產品看起來前景更加廣闊,如:智能手機、汽車軟體領域與網路安全軟體。 一般來說,該產業預計在 2022 年至 2027 年間增長 14.67%,達到 500.5 億美元。其中,應用開發軟體同比增長16.17%。 與此同時,北京正在為其高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鋪平道路。2022年,政府發表了首個與發展元宇宙相關技術的政策,包括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和混合實境(MR)。VR 也被列為「十四五」數位化經濟的重點產業,這是中國 2021 年至 2025 年經濟和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該行動計劃明確表明,中國政府寄希望於 VR 技術和元宇宙擴大數位化領域。 到 2022 年底,AR 和 VR 領域的收入預計將達到 54.3 億美元,預計到 2027 年的年增長率為 14.64%,總市場規模將達到 107.5 億美元。 衛生保健中國的健康產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張。由於預期壽命延長、人口老齡化以及對生活質量的更高期望等多種因素,該產業已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產業。 此外,自 2016 年啟動「健康中國 2030」項目以來,地方醫療基礎設施、市場改革和創新援助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由於這個項目,醫療保健服務的提供變得越來越有效。COVID-19 大流行和相關旅行限制也加速了中國在線醫療和製藥服務的發展和採用,進一步促進了該行業的現代化。 2023 年至 2024 年間,該產業預計將以 39% 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幾家研究公司估計生物技術和製藥產業將出現可觀的增長,到 2023 年其價值將超過 9000 萬美元。鑑於對尖端療法的投資不斷增加,情況尤其如此。如今,生物技術藥物比傳統藥物更受歡迎,因為它們減少了副作用。 2019 年,中國政府對生物技術的研發投資超過 2910 億美元,到 2020 年,中國公司佔全球所有生物技術 IPO 的近三分之一。因此,生物技術也已成為中國創新的重要領域,並得到多項優惠政策的支持,例如:無息貸款和土地獎勵。 隨著中國正式重新開放邊境並取消其清零政策,受 COVID-19 防控嚴重影響的產業和領域也將成為 2023 年反彈和擴張較大的產業和領域。這些包括(但不限於)服務、旅遊和娛樂。此外,符合政府發展和創新計劃的有前途的產業也可能會繼續受益於北京的政策支持和激勵措施。
0 Comments
Your comment will be posted after it is approved.
Leave a Reply. |
文章分類
All
更多文章
November 2023
|